道法自然 清和養衡
Observing the law of the nature
Cleaning Conditioning Nourishing Balancing
道法自然
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即萬事萬物的規律、自然規律,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守自然規律,養生也一樣,要發現和遵守人體的規律、自然的規律,順應自然,有規律地生活,和諧地生活,做到天人合一。
《黃帝內經》所述“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僻邪不至,長生久視”,就是順應自然規律和環境變化的養生之道。
中國傳統醫學和養生學,經過數千年的探索和實踐,總結出一套博大精深、系統的養生理論和養生哲學,造益于中華民族,造益于當今世界,其核心可概括為“清、和、養、衡”四個字。
清和養衡
清:即“清積”,是《黃帝內經》養生的三大原則之一。
“積”即“積聚”,有食積、酒積、氣積、血積、寒積、濕積、風積等,主要是由風、寒、暑、濕、燥、火等外邪的侵害形成的、或是由暴飲暴食等不良生活習慣造成營養過剩、運動量不夠使營養物質不能消耗利用而積存體內的有毒物質和惰性物質。
清理、清除這些物質這是養生的第一步,也是健康的前提,特別在環境污染、食物污染嚴重的今天,對人們的養生保健尤其重要。
和:即“和中”,是《黃帝內經》養生的三大原則之一。
“中”指的是脾胃或消化系統。中醫認為“脾為后天之本”,直接關系到營養的吸收和健康長壽?!昂椭小本褪钦{和、調理人體的脾胃、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等,對養生也是至關重要、極度有益。
養:即“養元”,“元”即中醫的“元氣”,人的精氣神的總匯,決定人的健康的程度和生命的長短,“養元”就是疏通經絡、調和氣血、修復臟腑,使人處于高度和諧統一的狀態,達到健康長壽的完美境界。
衡:平衡陰陽。
陰陽平衡才能維持健康。在中醫看來,身體的健康問題和障礙大都是陰陽失衡造成的。通過保持和恢復動態平衡,使得身體機能得到修復,保持健康。
道法自然,清和養衡,是中醫養生的精髓,也是薈生秉承的開發健康產品和服務、推廣原生態養生模式的理念和哲學。